第三十一章(5/10)

动。我们现在能做的,就是化被动为主动,尽可能进行弥补。

下午,唐小舟并没有跟大队员一起走。行前,他分别和夏春和以及杨泰丰沟通,也和吉戎菲通过电话。组织部派出了一个小组,由文舒领队。文舒听说唐小舟要单独行动,便向吉戎菲说明,他和唐小舟一起走,组织部的其他,跟着夏春和的大队员行动。考虑到去了陵丘之后,可能需要一些单独活动的机会,唐小舟和文舒都没有要单位的车,而是由唐小舟自己驾车前往。

文舒在组织部的时间长,对于张顺众和刘成雨这两个的任职况非常熟悉。文舒说,当初,他还只是组织部一名处长的时候,这两个的任职,都是他去做的考察。考察的况并不好,张顺担任陵丘市市长期间,并没有做出多大的成绩,陵丘市在全省经济的排名,一直处于末流,没有大的起色。在陵丘部当中,也分为两大阵营,一些将张顺众说得好上了天,另一部分又说张顺焱是个无能的部。刘成雨的况也基本差不多。说好的说坏的,呈两个极端。

文舒说,以他搞组织工作的经验,这种极端况,只能说明两个问题,要么这个极具争议,要么这个大搞拉帮结派。那些极具争议的,往往是作风强硬的,这种通常能够出大事,同时也会留下一堆首尾。张顺焱和刘成雨,显然不是这样的,这么多年来,他们的政绩平平。就因为他们有个好的伯乐,其他的,均不在考虑之列了。

唐小舟知道文舒的意思,中国目前的用机制,确实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。一个领导部,一旦上去,就不容易下来,哪怕像张顺焱刘成雨这样,多年来政绩平平,辖内甚至麻烦不断,每年组织部考绩况却很好。这所有一切,只是在常委会讨论他们的升职时受到影响,却不会影响他们继续留在现职位或者是换个地方任相同职位。像张顺炎刘成雨这种形,如果没有陈运达在上面力保,可能早就另有调用了,但即使调用,正厅级职位,一直会为他们保留,甚至在退休的时候,还可能解决一个副部级待遇。领导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,讨论了很多年,就是无法解决。

文舒的兴趣点显然不在这里,他说,前几年,运达同志和赵书记对着,搞得赵书记很被动,这次,赵书记应该抓住机会,这种机会千载难逢。

唐小舟其实并不想谈论这个话题,但说这话的是文舒,内心处,他还是想帮文舒一把的,所以问,你为什么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?

文舒说,这不是明摆着的吗?如果没有陈省长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