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岩之物语】(1)(24/25)

......)

终于,三郎坐不住了,他转过身来站起身——有那么一刻,他很想直接走到权六面前揪住他的领子,但他犹豫了顷刻还是没有这么做——而是直接走到了信秀的面前,端正地坐下:“父亲大!请您派埋葬了那个尸吧?”

“嗯?”信秀一听,疑惑地看着三郎,他并不明白这个从小思维想法就天马行空的儿子的意思。

“孩儿明白,今天是孩儿元服之,父亲觉得晦气。但是,身为一国之君,难道不应该以仁道为本么?”接着,三郎当着织田家一门众跟全体家老的面,打开了脑子里的书匣:“孔子有言:‘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泛众而亲仁’;又曰:‘民之于仁也,甚于水火。水火,吾见蹈而死者矣,未见蹈仁而死者也’;又曰:‘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。恭、宽、信、敏、惠。恭则不侮,宽则得众,信则任焉,敏则有功,惠则足以使’;又曰......”

立刻傻了眼,他们没能想到,一直被他们称作“大傻瓜”的三郎 公子,竟然可以对孔圣的话张就来。

而在一旁的中务丞平手政秀却低偷偷笑了,以为他听了几句三郎背诵的《论语》,实际上前后都是不挨着的,说不定他都不见的知道每一句话的确切意思,三郎 公子背诵孔圣经典的事不能细琢磨。这是每次自己罚抄《论语》的时候,让这孩子记住的。他被罚抄写《论语》的时候实在是太多了,而且三郎的脑其实还挺够用,能记得住东西。

信秀听了一会儿,也早被自己儿子给侃晕了,这个被称作“尾张之虎”的豪强,自己其实也不是个读书。他虽然对三郎此番举动表示骄傲,但也有点不耐烦了:“行了行了,我知道你的意思了......来啊,去,把那尸葬了吧!”

就这样,这段小曲算是结束了。

事后三郎去问过奉行官们,确认了那尸确实就是怜子。从死状上判断,她应该是自己找了个地方或者寻了条船舟划到远处后,自行投海溺亡的,死了之后,又被海冲回了岸上。

等杂七杂八的仪式都结束了,信秀站起身来,又吩咐把权六单独叫到了一旁——信秀也不傻,他早注意到了三郎和权六之间的眉来眼去,于是信秀当下判定,那死掉的,或许跟这个柴田权六有关。

就在父亲把权六叫走之后,三郎也百无聊赖地端坐在了师父身边,一边等着父亲跟权六说完话后的安排,一边到处观望着,他望向眼中无神、对自己毫不在意的母亲,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