颠覆之鹿鼎记(12)(3/74)

;/而且这个权利还延伸到了紫禁城外面的商户中。

就比如古田第一次出门当酒醋面采买大使就能感受的到。

什么叫做酒醋面采买大使?听这个职位的名号就大概能够知道了。这是一个

专门管着内廷食物采买的职位。

紫禁城内,宫太监和主子再加上御林军和大内侍卫一起能有一万多。每

吃马嚼的都是一笔可观的开销。

这一万多每天消耗的各种粮食蔬菜瓜果和食等等加在一起,一天能有数

万斤。尤其是御林军和大内侍卫都是大肚汉,一个一天就能吃好几斤的粮食。

这紫禁城有自己的粮库,就在北池子大街那边。这也归尚膳监管,需要粮食

的时候就从那边运过来。但是这粮库都是用来储藏大米的,其他东西并不储藏。

因为蔬菜这东西你怎么储藏?没有冰箱,放个一两天就要坏了。还有类,

更是不能隔夜。还有面粉,这种粮食不必大米,面粉最容易受变质了。

再加上每天内廷需要的油盐酱醋,以及每个月都要买一批新酒水来供应内廷

各处的开销。

你算一算,供应一万多一个月的各种主副食品和酒水等等,一个月是多大

一笔开销?五万两都打不住!

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,食品开销几乎是所有家庭中最重要的开支。对于皇帝

家也是一样的。

而酒醋面采买大使干的就是这个工作,从京城的各处商贩中挑选出合适的选

为皇商,负责供应大内每天那如流水一般消耗的各种食物。

康熙初年内廷还没有如同清朝晚期最后几十年那种光景,各部衙门疯狂的打

白条。这个年代内廷还是三月一结账的方式和各个商铺合作。并且没有拖欠的事

发生。

当然了,商铺必须要给负责这件事的酒醋面采买大使足够的好处,不然

就去向别家了。

古田的前任李公公不是一个胆子多大的,直接从内廷的支出中贪银子他是

不敢的,让商家以次充好来赚差价他也不敢。因为这些都是要掉脑袋的事。清

朝立国之初,吏治还是清明的。

不像到了乾隆中期,一个酒醋面采买大使干个十年就能积累下百万两银子的

身价,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