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前浪也是浪】(5-8)(21/42)

一个玩音乐的,要还原耳机里听到的一个曲调,并把它

记录到五线谱上,并不是难事。

顶天了错几次,找着找着,就找准了。

而对于彭向明来说,这件事的难点在于,现实里他听不到,一切的曲调,都

只存在于 记忆里,所以只能通过对 记忆的捕捉,甚至自己随之哼唱起来,然后再

通过钢琴的发音,来进行一次次的校准。 <>

于是,一小段整理完了,一起弹的时候,就需要再凭借着对这首歌的熟悉,

把错了的音给找出来。

不过还不算难,毕竟是抄嘛,比真正的创作, 容易太多了。

哪怕是彭向明刚刚上手这项伟大的事业,熟练度有限,却也只用了三个小时,

就把《滚滚长江东逝水》和《历史的天空》两首歌的谱子给完整的扒出来了。

凌晨两点了......睡觉!

第二天早上回学校的时候,不免春风得意。

彭向明就又让齐元帮着问问她在音乐学院的同学,让帮着打听打听,燕京这

边对外接活的录音棚都有哪些。

过了二 十分钟,齐元回复他,说是她同学说的,华夏音乐学院那边就有两个

教学用的录音棚,彭向明要是想用的话,周末可以过去蹭一下,不过得提前打招

呼,那边需要找个录音系的同学帮忙,去找他们辅导员拿钥匙。

但是劳务费是必须要给的。

彭向明赶紧告诉齐元,让她帮忙给撺掇这事儿,时间就明天,本周六。

齐元回了一个“”的手势过来,就不说话了。

这事儿要是搞定了,录音棚的钱就又省了——据说社会上都是按小时算钱,

连设备加家录音师的工费,每个录音棚收费不一,不过最低也得一小时两千

起!

贵的让挠脚心!

............

谱子和身份证彭向明给老安了,好歹她也是正理八经的圈里,注册几首

歌的版权代下几句话就办了,还不用彭向明掏钱。

没到中午彭向明就拿到了回执和编号证明,捎带着华夏音乐家协会版权登记

与保护中心那边手续也办好了。

都办完,别的不说,至少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