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谓之长生】(第一卷 4)(9/53)

清冷的眸子在李钰身上来回打量,一向淡漠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讶异,“这倒是比你聪明多了,无提携,竟能半只脚踏进修行路。”

许长生闻言,眉微皱,心中有些不悦,却并未多言,他懒得去深究林若薇话中的含义,径直朝庄外走去。

“嗯?陈小兄弟,你们不用早膳吗?我这里有烧饼……”

芸娘乖巧地跟在他身后,低垂着眼眸,一言不发。

接下来几的风餐露宿,桥山镇近在咫尺。

平地逐渐升起夯土包砖的城墙,灰扑扑的城门底下影稀疏,苍白的光下显得格外冷清。

桥山镇地处青泽江以南,这里是来往客商的休憩地,长途跋涉的客船会在这里补充给养,但少有商队在此停歇。

李钰走在靠前的位置侃侃而谈,显然不是来过此地,也是做足准备。

相处下来,李钰完全不像整苦读的书生,山川文,百江山海他都略有所知,很多地方许长生都未曾听闻,王府内那薄薄一张山川地图,完全不及李钰中详尽。

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或许这才是读书

许长生侧看着这侃侃而谈的书生。

他抬手指向远处隐约可见的江面说道:“你们看那青泽江,水流平缓,两岸芦苇丛生,正是鱼虾繁盛之地。”

“每逢春夏之,桥山镇男丁便会驾着小船,撒网捕鱼,眷则在岸边晾晒鱼干,随着来往客船摆摊售卖。”

“那为何名桥山?”许长生靠近询问一句,“明明没有桥,也没有山。”

李钰身形一僵,稍稍后退一小步,强笑道:“桥山并非指地点,乃是曾经此地的县令陆桥山,明德十三年,岁大旱,饥荒遍野,县令陆桥山开仓赈灾,亲督分粮,掘井救民,百姓得活,改此地名为桥山。”

“后来朝廷兴修水利,经年下来,青泽江愈发成熟,水道便利,桥山镇便是由此兴盛,有此县令,是我等农民百姓之幸。”

“我等?”许长生随接茬。

“我辈读书,自然也是农,以书为田,以笔耕耘,以天下为师。”

说出这段话的李钰神色自若,但遗憾观众只有两个不晓世事的小儿,没听出其中真意。

许长生对临江城镇有些好奇,根本没有听进他说了什么,只是在应声搭话以免话掉地上。地址╜╜╜╜╜╜╜╜↑╜╜╜╜.↑↑↑??????.???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