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谓之长生】(第一卷 4)(16/53)

,长途跋涉的客船会在这里补充给养,但少有商队在此停歇。

李钰走在靠前的位置侃侃而谈,显然不是来过此地,也是做足准备。

相处下来,李钰完全不像整苦读的书生,山川文,百江山海他都略有所知,很多地方许长生都未曾听闻,王府内那薄薄一张山川地图,完全不及李钰中详尽。

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或许这才是读书

许长生侧看着这侃侃而谈的书生。

他抬手指向远处隐约可见的江面说道:“你们看那青泽江,水流平缓,两岸芦苇丛生,正是鱼虾繁盛之地。”

“每逢春夏之,桥山镇男丁便会驾着小船,撒网捕鱼,眷则在岸边晾晒鱼干,随着来往客船摆摊售卖。”

“那为何名桥山?”许长生靠近询问一句,“明明没有桥,也没有山。”

李钰身形一僵,稍稍后退一小步,强笑道:“桥山并非指地点,乃是曾经此地的县令陆桥山,明德十三年,岁大旱,饥荒遍野,县令陆桥山开仓赈灾,亲督分粮,掘井救民,百姓得活,改此地名为桥山。”

“后来朝廷兴修水利,经年下来,青泽江愈发成熟,水道便利,桥山镇便是由此兴盛,有此县令,是我等农民百姓之幸。”

“我等?”许长生随接茬。

“我辈读书,自然也是农,以书为田,以笔耕耘,以天下为师。”

说出这段话的李钰神色自若,但遗憾观众只有两个不晓世事的小儿,没听出其中真意。

许长生对临江城镇有些好奇,根本没有听进他说了什么,只是在应声搭话以免话掉地上。

芸娘跟在他的身后,眉眼低垂并不言语。

按照林若薇的吩咐,这几许长生都在有意拉开跟她的距离,让后者有些手足无措,李钰看他们二的表也愈发奇怪起来,对许长生更加客气,甚至有些隔阂。

李钰向城门的官差递路引等文书,那满脸胡的差爷看了看他身后。

他忍不住好奇问道:“俺还是第一次见带两个书童赶考的老爷,怎么不备辆马车。”

“囊中羞涩,让大见笑。”

没钱?没钱还带俩跟班,比老子看城门的排场都大。

官差看一眼面色温和的李钰,心里一阵嘀咕,挥手放三入城。

入城之前李钰才知道许长生两连身份凭证都没有,但他不可能就这样将两丢在野外,虽然心中疑惑,但他为难片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