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 精忠报国(3/24)
高皇后道:“这次东征北京,只带三十万,号称五十万,为何不多带些
马去?”
李自成正色道:“近年以来,我大顺占领了陕西,河南、湖广、山西,又向东进山东境内,哪儿不需要兵?原来有几十万
马,不分散还行,一分散就力量薄弱了。”
几个静静的认真倾听李自成说着,每个
的脸上都聚
会神,心事重重。
李自成正色道:“大顺军离开湖广以后,德天府、承天府、襄阳府分散了很多兵力。现在湖广、河南的许多府、州、县局势也不很稳,许多都在左顾右盼,伺机而动,能够反叛,他们会反叛的。”
李自成正色道:“朕当然想多带些兵东征北京呀,问题是兵力不够,无钱养兵呀。各地城乡残,灾荒遍地。养兵多了,老百姓负担沉重,更是没办法活下去。那么他们就会起来反对我大顺,到那个时候,北京不但还没有攻下,我们后方就已经
起来了。”
宋献策道:“北京兵力空虚,三大营名存实亡,不堪一击,各地纵有勤王之师,但远水不解近渴。眼下我大顺三十万大军东征,还怕不能一战攻克北京吗?”
高皇后正色道:“现在都以为鞑靼只敢侵犯明朝,未必敢与我大顺为敌。我听说,皇太极于去秋突然病亡,多尔衮拥立顺治登极,自居摄政,诸王多有不服。
现在都认为鞑靼正是国有新丧,朝政不稳,决不会出兵南犯。”
高皇后俯身,一手移动烛台,一手从云袖中伸出,用食指一点地图上辽东的部分,凤眸在地图和众脸上来回扫动一下。
高皇后正色道:“如今大顺东征大明,不管是大顺军兵临城下,鹬蚌相持。
或者是攻北京,立脚未固,都是多尔衮进兵南下的大好机会。他岂会坐守?所以我看,十之七八虏骑要南下,这是大顺军真正的劲敌,其力量远非明朝可比。”
李自成点点正色道:“目前,吴三挂在山海卫驻军,虽为我朝肘腋之患,但是前进不能,退无所据,实际不足为虑。可虑者不是吴三桂,而是鞑靼。我军初到北京立脚未稳之时,万一鞑靼乘机
塞,而吴三桂与之勾结,必为大患,不能不防。而那时,我兵员必定有所消减,疲军怎胜锐军?”
宋献策正色道:“那么,吴三桂此,将会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点,我们必须要重视山海关方面的一切动向。”
李自成正色道:“自古,大乃
天下,大仁必舍小义,王者之仁义,与普通百姓的仁义大不一样。所谓王者,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