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仙母种情录】(2~5)(14/16)

述得美美奂。

千真万确,去吧。

娘亲对我的激动毫不意外,淡淡颔首。

我兴高采烈地回屋收拾细软,手忙脚地将两套衣物以及《孙子兵法》装入

包袱,便着急地来到门廊等待。

此时娘亲未在正厅或门廊,料想也是收拾细软去了。

果然,过不多时,娘亲自东厢提着包袱出来,扔给了我,朝竹林走去,淡然

招呼一句走吧。

未待我回应,身着白袍的娘亲已然飘然入林,身姿灵动,消失于蜿蜒掩映的

林间 小路。

看起来娘亲似乎更着急出谷,但我心中清楚,她只是雷厉风行罢了。

于是我也将元炁运于双腿,奔入竹林,大步跑动起来。

要论身姿优美,我自是不如娘亲,毕竟我未曾学习过轻功身法,只能粗浅地

运使元炁加快脚程。

高耸翠竹飞快从我眼前掠过,不多时便到了 小路尽,见娘亲正于阴凉处驻

足静立,我止住步伐。

娘亲?

我站在娘亲身后,尽量不看及腰长发下起伏的背臀。

等等牛婶,还未与她道别。

我虽未曾直言,娘亲却已然心领神会,直截了当地回答。

我一想也是,兴高采烈之下竟忘了此事,心中稍稍冷静,便背靠着一株粗竹

坐下,和娘亲一起等待。

谷外是青葱山脉的根脚,竹林外是旺盛的植,绵延数里,更远处是林立的

树木,一条 小路在山坳间生就,剪开半高的杂丛。

我望着那条不过可行一二的 小路,心知牛婶每必是从此而来,因此已被

踩得土黄夯实。

凝神静气等了一段时候,近中天,距离牛婶每来此的时辰已然相差无几

——熬羹、炖汤颇费时候,故此她一般午时前就会到此。

不过昨她说孙身体有恙,今未必会来,因牛婶乃至柏子村内诸皆不

识字的缘故,我们也不能留书。

倘若牛婶在家照看孙,我们恐怕要跑一趟柏子村了。

不过多时,从山坳走来一个身影,以我目力所见,正是牛婶,她似乎也看到

了我们,快步走来,笑脸相迎道:谢姑娘、子霄,你们怎么在这儿?

娘亲点寒暄道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