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出吴庄(十六)水深火热(13/27)

,又觉得父母的话也不错。

还是小心护些好。

:p/:p这天,文德从赵庄一位同学那里借来个把手套子的样品。

黑毛线套筒,筒处还织了红色的花边儿,象喇叭似的张着儿。

而且扎筒的地方还吊了两颗黄毛线织成的枣儿大的圆球。

文德说那同学骑了车子飞时,这两个圆球就在手下面丢儿丢儿地晃动,风光极了。

:p/:p于是,母俩就决定拆掉文德穿罢的一件旧毛背心,来满足他的虚荣心。

母亲坐在锅台边拆线,文景立在躺柜旁绕线团。

一边干活儿一边告诉。

话题由织座套、把手套引到自行车,又由自行车引到了赠车

文景娘觉得儿这次回家太突然太仓促,便怀疑两子发生了角。

不然,赵春怀一向是孝子,为什幺没有让文景给公婆捎一点儿吃食?一再追问,方知婿果然有冲突。

当娘的首先就把自家儿怪怨了一顿。

她说:“千万不能不识抬举啊。

家可是真心喜见你哩。

结婚前你说一家不二。

咱还没提车子的事儿,家倒推来了车子。

你还要家怎样?”:p/:p“不是我要家怎样,是家嫌我不怎样呢?”文景嘟了嘴说。

她一边飞快地绕线团,一边对娘讲述他(她)们争吵的起因。

:p/:p“好我的闺哩。

这就是你的不对了。

怎能和一个年轻男子钻到一把雨伞下呢?”母亲生气地埋怨道,“换了我是赵春怀,我也不高兴!”:p/:p“脚正不怕影子斜!哼,鼠肚肠!”:p/:p“听娘的话。

这样的婿难找哩。

你要想办法讨他的欢喜才对。

自从你去了省城,吴庄谁不羡慕?有闺的没闺的见了娘总要说:‘你咋那样会生哩,一生生个金凤凰!’自从你做了赵福贵家的儿媳,你爹站到十字街井栏旁的堆里,身杆儿也高了一截,说话底气也壮了。

文德在同学们面前也不畏畏缩缩了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